关于九游会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020-88888888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马来西亚一九六九年的 513 事件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3-09-28 01:05 阅读(

今天听到一个马来西亚华人作家黎紫书在座谈中将 513 称为排华事件。我不了解这件事,于是即时查了下维基百科,说是华人死亡人数远多于马来人,但整件事属于「马来人和华人之间的族群冲突」,而且当时马来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品质都比当地华人低,事件之后还有所改善。

有没有人能提供一些一手叙述?

这个话题在大马挺禁忌的。就像咱们的某暴乱。我也是在大马留学期间听当地人说起的。大致是因为政治原因。二战期间。许多中国人由于避难等原因。大批迁移到大马。而其中多为中国南方人。南方人生性就比较吃苦耐劳。而马来人比较慵懒成性。渐渐的华人就有了一定的地位及势力。有人传是因为当时选举华人当选。马来人心有不甘。也有人说。时因为华人在马来人的地盘。挣得比他们多。过的比他们好。他们觉得华人抢夺了他们的经商就业等机会。个人认为。两个原因都会有。任何一个民族。如果被其他种族闯入并过的比自己红火。都会不爽吧。所以就爆发了一系列的争执。后来就愈演愈烈。变成了大肆屠杀华人的暴乱。当然。马来人和华人均有死伤。后来这事儿好像就不了了之了。毕竟是马来人的国家。直到现在。如果你在大马生活一段时间。依然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马来人与华人的种种不公。在一些公立的地方尤为明显。

我是马来西亚华人,513事件是马来人杀华人,当时就是马哈迪老爸指使的。当时马来亚的华人占据非常多,马来人怕我们华人会夺权,所以就策划了排华行动。杀死了很多华人。会和新加坡分离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华人在马来西亚是第二多民族,的确没有地位。买车买屋,做生意也好,也是马来人先有特权。他们买的会比我们便宜。如果马来西亚华人要做大企业生意,开大酒店之类的生意,那必须分40-50%的股份给马来人,他们只有伸手就有钱进口袋了。假如想要进马来西亚政府大学,大多数都会给马来人进,而华人成绩再优秀也好都进不了,他们就好像抽签那样才给一些华人进,但成绩方面马来文必须是要超好的。而马来人的马来科不比华人好都一样可以进马来西亚大学。进公务员方面也是马来人有优先权,马来西亚政府给的福利华人根本都没有的享用。可以算是二等公民。。马来西亚的高官只懂得贪污,腐败!但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很懂得做生意。,小生意也好,马来西亚的经济都是华人撑起来的。如果没有华人,马来西亚早都完蛋了。

马来西亚执政联盟在1969 选举惨胜。虽然执政联盟赢了,可是对于执政党来说这已经动摇他们的执政基础,从而暗中策划513暴乱,然后以暴乱之名宣布紧急法令,让马来西亚进入紧急状态。所以,513 背后具有浓厚的政治因素,不全然是种族对立的后果。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其实在 1969 年华人对执政党的支持率并没有下降,反而马来人因为左倾所以对执政党的支持率下跌。

所以,摆在执政党面前的问题恰恰不是市面上说的要如何惩罚华人,而是如何让马来人支持执政党。答案很简单:树立共同敌人。

和中国不同的是,马来西亚执政党不树立阶级敌人,他们树立的是种族敌人。

华人和马来人的收入不均,其实也可以看成是城乡收入不均,因为居住在城市的华人比例远高于马来人。执政联盟的论述基本上是把阶级对立变成种族对立,直接把资本家和华人挂钩。

据前辈口述,其实居住在吉隆坡的马来人并没有直接参与暴乱,有些马来村落甚至在暴乱期间和华人村落达成互助联盟。城市的马来人清楚资本主义的游戏规则,不尽信某种族抢走财富的论述。反而当时乡区的马来人还过着很传统的方式,根本不理解现代社会下财富是如何累积的,经过有心人士的煽动下纷纷前往吉隆坡参与暴乱。

其实这也是执政党惯用的招数。前些日子的排华示威,其参与者大部分是从乡镇调动来的马来人和吉隆坡的下层阶级。中产阶级的马来人和知识分子根本就不屑参与这种示威。


极端分子玩弄民众情绪


5月13日是马来西亚513事件的50周年纪念。这一场爆发于1969年5月13日的流血冲突事件被大马官方定调为马来人与华人之间的种族暴乱事件。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共有196人在这场暴乱中丧命,439人受伤,其中大部分死者(143人)和伤者(270人)皆是华人。然而,根据民间和当年西方媒体的报道,死伤人数远高于官方所公布的数字,实际死亡人数极有可能达到600人。


马来西亚政府精英顾问团主席达因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马来西亚人并未从50年前的513事件中汲取教训。他指出,那场种族暴动的幽灵时至今日仍挥之不去,甚至有人总是刻意提起种族课题来分裂国家。




1969年的513事件造成许多华人和马来人因暴力冲突而丧命。


不满人士重提513事件威胁


在希盟执政马国一周年之际,极端主义和宗教论调有死灰复燃的迹象。极端种族主义者选择忽视大马人在马来西亚独立过程中携手合作对抗英国殖民政府、印尼的军事威胁等并最终取得的胜利,却沉迷于利用513事件来达到政治目的。


“……有一群人总是说“我们的地位被威胁”。我们之所以被威胁是因为我们不团结。如果我们团结在一起,没有人能够威胁我们,对抗我们。”
“为什么要传递错误的讯息给我们的孩子?为什么?我们现在就团结在一起。历史是历史,我们必须接受现实,只要我们是团结的,一切就没问题。”


马来西亚两大马来族群为首的在野党,巫统和伊斯兰党如今常常挑起马来人的种族情绪,希望依靠两党在2018年大选一共获得60%马来人选票的气势,在马来西亚下届大选中取代希盟政府。


达因呼吁大马的马来人必须向前看,而不是纠结于往事。他表示马来人应该接受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国家的事实,并与其他种族一起充分合作并前进:


“想想现在,想想未来,思考我们究竟怎么建立起这个国家……我们要嘛一起失败,要嘛一起成功,我们别无选择。”

达因在访谈中也提出自己对513事件发生的看法。他指出,当时自认是“最幸福首相”的马国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没有意识到在马来西亚人之间暗涛汹涌的种族仇恨。他认为事情早在1959年大选和1964年就已有征兆,直到1969年513事件爆发:


“他并没有发现那些敌人。所有人都在玩弄种族情绪……”




达因表示马来西亚人并未从513事件中汲取教训。


513事件的阴影始终缠绕着马来西亚人


当年事件爆发时在日本公干的达因并没有特别指涉当年哪些人物涉及挑起这些事件,而马国政府在513事件爆发后刻意冷处理这项议题,在历史课本上也只对这一事件一笔带过。除此之外,513事件相关的官方资料,例如警方、医院等各公务机关的报告至今也仍未解密,导致513事件在马国人民心中一直是一股萦绕不去的幽灵,无法知晓真相的同时也害怕揭开疮疤会再度引起类似的流血冲突。


这样的恐惧心态也导致过去几年,当政者不时重提当政者倒台可能会重新引发513事件的论调。甚至到了去年马来西亚大选结果揭晓当日,网络仍有不少留言呼吁华人留在家中,切勿出外庆祝希盟胜选,以免513事件重演让改朝换代功亏一篑的流言。


官方将事件定调为种族暴力


大马官方将513事件发生的主因解释为马来人对国家独立以来的经济资源分配感到不满,而1969年5月10日的大选结果更显示马来人在政治方面的控制权有逐渐松动的迹象。


1969年的大选中,执政的联盟(Alliance,即国阵前身)在普选票部分无法过半,尽管在马来西亚单一选区两票制的选举制度下仍掌握国会多数席次,但却首次丢失三分之二绝对优势,在州政府方面也丢失了吉兰丹和槟城的执政权,连首都吉隆坡所在的雪兰莪州政权也摇摇欲坠。


大马官方指控当时的主要华基在野党即民主行动党和民政党的华裔支持者在吉隆坡举行的胜利游行刺激了马来人的敏感神经,最终导致马来人和华人的暴力冲突。


事件爆发后大马随即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时任马来西亚首相,在种族课题上被视为温和派的东姑阿都拉曼被架空权力。一个由时任副首相拉萨(前首相纳吉的父亲)领导的国家行动理事会在这个背景下成立,接管国家政权并宣布国会和州议会停止运作。马来西亚扶助土著并正式确立在各层面实施种族固有制的”新经济政策“(NEP)正是在那样的氛围中出台。在513事件后丧失实权的东姑阿都拉曼最终在1970年黯然下台。





马来西亚学者认为513事件是一场阴谋


官方对513事件导因的说法数十年来始终面对民间和学术界的质疑,而当年事件的所有相关文件目前仍未解密,外界始终无法一窥事件的全貌。2007年,马来西亚学者柯嘉逊根据英国政府相隔30年解密的机密文件撰写了《513解密文件:1969年大马种族暴乱》一书。他整理了英国驻马最高专员署人员的观察报告、外国通讯记者所撰写的新闻报告及外交圈子内流传的机密文件,最终提出一套与官方说法迥异的论点。


柯嘉逊在其书中提出513事件其实是为了推翻时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所策划的一场政变。他在书中阐述,当时有许多巫统的政治人物涉及主导马来人反制在野党华人支持者的游行,并挑动马来群众的种族情绪,以此架空在种族政策方面实行温和政策的东姑阿都拉曼。




柯嘉逊引用英国解密档案提出了和官方说法有所不同的513事件导因。


各方敦促政府公开相关机密资料


柯嘉逊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随着513事件迈入50周年纪念,政府应该解密相关档案,以便让真相重见天日。他指出,公开真相并不是为了追究责任,而是为了给事件的受害者和他们的家属一个交代,并让各族群达成真正的和解。


“英国有30年的解密政府档案政策,我们过了50年难道还不足够?我们必须尊重历史,要知道更详细的真实叙述。在南非有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为何我国不可以有?”


柯嘉逊表示,通过设置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即可要求当时的受害者家属、军队、警方、媒体和医务人员等提供相关资料,还原当年的历史真相。




由于马来西亚政府至今仍未解密513事件相关档案,导致外界对真相往往只能雾里看花。


首相马哈迪:我们会研究的


然而,即使马来西亚去年经历了政党轮替,如今的希盟政府恐怕未必有多大意愿释出更多513事件相关的资料。大马首相马哈迪在今天的一场记者会中受询及政府是否有可能仿效曾实施种族隔离政策的南非,针对513事件成立一个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同时解密513事件相关资料时,仅轻描淡写地回应了一句:


“我们会研究。”




从1969年爆发513事件至今,马来西亚政府给出的唯一一份官方报告在当年事件爆发后由执掌国家政权的国家行动理事会所公布,其他有关513事件全貌的详细政府资料一概被列为机密文件。


没有真相,就没有和解。揭露真相并非解开疮疤,或许对马来西亚的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人士而言,直面伤口的创痛才能彻底省思,并抛开深埋在心中那股挥之不去的阴影,让种族课题不再成为共同前进的绊脚石。


转自微信公众号:大马之声

国家如何为反华歧视辩护?最常见的理由是,这些政策旨在纠正过去的不公正,纠正不平衡,促进政治稳定,避免另一个“5月13日”。它辩称,在殖民时期,英国当局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帮助马来人参与现代经济。当英国人扩大马来亚经济时,机会只给了英国企业。此外,英国资本家只是进口了大量的华人和印度临时工,而不是雇用和培训当地的马来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华人工人中的许多人扩展到小企业,成为马来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后,英国人将现在占人口40%以上的中国人和印度人留在了这个新独立的国家,确保他们获得公民身份。1970年,马来人的股权份额为2%,而华人持有的份额是其十倍(22.8%),其余大部分掌握在英国手中。因此,新经济政策等计划不应被视为种族歧视,而应被视为帮助土著马来人“迎头赶上”的平权行动政策。此外,它们促进政治稳定,因为大多数马来人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利益。这与1998年印度尼西亚的反华骚乱形成鲜明对比,当时少数华人企业对Pribumi(印尼本土)企业的经济主导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马来人持有相当大的利益,那么对华人的敌意就会减少。巫统领袖公开说新经济政策阻止了另一个“五·13”,这是华人为社区和平付出的“小代价”,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平台注册入口